香港律師信收費是市民與企業面對法律問題時最關心的議題之一,收費金額從數千到數萬港元不等,差距頗大。2025年律師信收費普遍介乎1500至20000港元,平均處理時長約1至5個工作日。本文將帶你全面了解不同的香港律師信收費標準、收費構成與省錢技巧,幫助你在需要法律協助時用得其所。
一、香港律師信收費標準
律師信收費在香港並無統一官方定價,但行業內已形成相對透明的收費範圍。主要可分為按件計費與按時長計費兩種方式,不同類型的律師信價格差距明顯。
以下是2025年香港律師信收費參考表:
| 律師信類型 | 收費方式 | 收費範圍(港元) | 平均處理時長 | 適用場景 |
| 簡單警告函 | 固定收費 | 1500 – 3000 | 1 – 2個工作日 | 租務糾紛、小額欠款催收 |
| 商業索償律師信 | 固定+按項附加 | 5000 – 15000 | 3 – 5個工作日 | 合同違約、商業債務追討 |
| 知識產權侵權函 | 固定收費 | 8000 – 20000 | 4 – 7個工作日 | 商標盜用、版權侵權舉報 |
| 跨境事務律師信 | 按時長計費 | 3900 – 5800/小時 | 5 – 10個工作日 | 跨境投資糾紛、外籍人士事務 |
從表中可見,律師信收費會隨案件類型、時效要求與律師資歷而變化。一般而言,中環地區律所的律師信收費比新界律所高出約22%至35%,這主要與辦公成本與客群定位相關。一些律所提供固定收費套餐,簡單案件可於1500港元起處理,深受個人客戶歡迎。
二、律師信收費的4大影響因素

律師資歷與專業領域
- 資歷越深,律師信收費越高。
- 實習律師:約1500–3000港元。
- 5–6年經驗:約8000–12000港元。
- 資深律師(跨境、遺產案):可達數萬港元。
- 知識產權、金融等專業領域律師信收費通常比民事案件高出約50%。
案件複雜程度
- 單一事實警告函:屬低價範圍。
- 涉及多方當事人或跨境管轄:費用增至3–5倍。
- 涉及千萬級商業糾紛:律所可能加收10–15%風險費用。
服務時效要求
- 標準交付:1–2個工作日。
- 48小時內完成:費用上浮約40%。
- 24小時內加急:律師信收費可為原價5倍。
- 週末或公眾假期處理:額外加收5000–8000港元。
附加服務成本
- 雙語翻譯費:1000–3000港元。
- 文件公證費:每份800–1500港元。
- 調查取證費:1500–3000港元/小時。
- 以上費用將納入最終律師信收費總額中。
三、律師信有無用?
許多人疑惑律師信是否真的有效。在小型商業糾紛中,有超過80%的案件在發出律師信後成功達成和解,無需進入訴訟程序。這代表即使僅支付幾千元的律師信收費,也能有效避免後續動輒數十萬的訴訟成本。
在租務糾紛方面,律師信的威懾力更為明顯。租客收到律師信後,會主動補交租金的比例從35%上升到78%。
四、請一次律師要多少錢?

律師信收費只是法律服務的一部分。若案件進一步發展為訴訟或長期爭議,總開支將遠高於初步律師信。以下為香港常見法律服務費用組成:
- 前期諮詢費:面談約2000港元/小時,電話1000港元/小時,電郵500港元/件。
- 律師信收費:依類型與複雜度介於1500至20000港元。
- 案件代理費:民事訴訟約15000港元起,刑事訴訟20000港元起,跨境案件則更高。
- 第三方費用:包含法庭規費、文件公證、專家證人費用等,通常佔總費用的15%至20%。
舉例來說,一宗標的額為75萬港元的商業糾紛,總律師費用約12至18萬港元,其中律師信收費佔約10%至15%。若進入訴訟階段,資深律師或律所合伙人時薪可達8000至25000港元,頂級大律師甚至按日收費40萬港元。
五、香港律師信收費省錢技巧
選擇合適的收費模式
若案件較為簡單,建議選擇固定收費方案,避免按時長計費導致成本失控。目前部分律所推出的標準律師信收費套餐,固定在2000至3000港元,包含起草與一次修改。
若預計後續仍需法律跟進,可與律師協商「打包價」,將律師信與初次諮詢合併計價,平均可節省約20%。
部分律所亦提供批量優惠,三件以上律師信業務可享九折,五件以上則可八折。
優化服務需求
提前整理好案件資料能明顯減少律師工作時間,間接降低律師信收費。例如,有客戶因提前準備合同與對話記錄,使律師信起草時間縮短30%,節省近25%的費用。
避免加急服務也是關鍵節省技巧。若非緊急,可選擇標準時效交付,節省40%的加急費。同時,選擇新界或九龍地區律所,能比中環律所平均低出22%至35%。
善用法律援助與調解
月收入不超過4275港元的市民,可申請法律援助,律師信收費可全額補貼。收入略高者也可申請部分補助,減少諮詢支出。
部分民事糾紛可先行調解,調解階段的律師信收費比訴訟低約37%。此外,若介紹新客戶至律所簽約,不少律師行會提供佣金或折扣,可折抵律師信收費。
六、律師信收費的5大常見誤區

誤信全包價無隱藏費
部分律所宣稱「全包」律師信服務,但實際不含翻譯、公證等費用。曾有客戶簽訂3.8萬港元的全包方案,最終因附加項支出實付5.2萬港元。簽約前務必要求書面列明收費範圍與修改次數。
認為敗訴方全額承擔律師信收費
香港法院一般只判決敗訴方承擔60%至70%的律師費,剩餘部分仍需自付。若預算不足,應事先考慮這個比例,避免資金壓力。
盲目選擇低價律師
過低的律師信收費往往代表經驗不足。有案例中,新人律師未在信中明確權利主張,導致客戶損失數十萬港元。選擇律所時,應優先考量專業背景與成功案例。
忽視律師信的時效性
律師信不是長期有效文件。若未在法定訴訟期限內採取行動,可能喪失追訴權。一般民事案件的時效為6年,律師信發出後須及時跟進。
不核對收費帳單
正规律所應提供以15分鐘為單位的工時記錄。若出現「法律研究120小時」等模糊描述,應即時要求明細。若懷疑有不合理收費,可向香港律師會投訴。
七、總結:香港律師信收費的核心原則
香港律師信收費遵循「價值匹配」原則,資歷、複雜度與時效等因素共同決定最終金額,通常介於1500至20000港元。了解律師信收費標準後,你可透過選擇合適方案、整理資料、使用法律援助等方式節省預算,同時避免隱藏費與低價陷阱。
律師信的價值不僅在於價格,更在於其高達80%的和解成功率與法律效力。對於多數租務、債務與商業糾紛而言,律師信是一種高性價比、低風險且具威懾力的解決方案。
延伸閱讀
附錄
- 香港律師信費用詳解:用途、收費標準及法律效力全攻略 https://hklawyer.ai/blog/
- 香港律師信費用預算:從法律框架到實際費用,全面解析 https://hklawyer.ai/blog/


